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经常听到这样一个问题,
“对于音乐初学者,特别对于古典音乐乐器来说,需要学习乐理知识吗?”
简单来说,需要!!
乐理知识的学习,可以说涵盖了一个人的音乐学习从懵懂到成熟的全过程。初级的乐理知识包括认识常用音阶,简单的和弦,乐曲的结构等等;而进阶的乐理内容包括更复杂的和声,曲式和不同时期的作品分析等等。也只有通过乐理的学习,我们才能真正从乐谱中洞察作曲家写作的微妙,学习作曲家所处的的音乐时代,以及从宏观(乐曲的整体)和微观(细致到每一个音)的多维角度,去了解作曲家真正想表达的思想。
很多人认为乐理是音乐的规矩,其实乐理应该是音乐的逻辑,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一定是先有的音乐,后有乐理,而且乐理是音乐理论家根据作曲家已有的音乐经过分析总结出来宝贵的知识和沉淀。

那什么时候应该开始学乐理呢?
在学琴的半年或一年左右,当学生开始演奏多声部乐曲 (简单来说就是双手开始合奏了) 的时候,乐理知识的指导就可以开始啦。其实在学习乐器的第一天开始,乐理知识就已经潜移默化地隐藏在我们的学习当中了,谱子上的记号,音乐的曲式等等都是乐理核心的知识。在这个时候,琴童们对于音乐的理解和好奇开始萌芽,而让学生们了解自己所弹的音乐也成了维护兴趣的最佳方式之一。
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的想问的问题,包括 “为什么这个地方听起来音乐结束了?” , “为什么旋律在这个地方会往这个地方走?”, “为什么这几个音一起弹这么好听?” “为什么这一串音听着这么顺?”等等的问题通过基础乐理的学习都会迎刃而解。初级乐理中包括的对音阶,和弦,乐句的认识会帮助学生们去了解TA正在弹的音乐,也能从侧面更加深入地了解作曲家心中的音乐世界。
总的来说,乐理的学习对于任何阶段的音乐学习者和爱好者都是非常有益的,只有通过对音乐逻辑的了解,通过全身心的感受和充分地吸收多方面知识,我们才能把音乐学明白,更重要的,讲(乐)理!
了解更多请访问:www.raylinmusic.com